绩溪县:做强茶产业 致富路上添新绿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一头大象-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

绩溪县:做强茶产业 致富路上添新绿

寺后村,位于绩溪县岭北山区,距县城30公里,全村行政面积4.3平方公里,是上庄镇最偏远的一个村。辖6个村民组,652户,1918人。村党组织下设3个支部,6个党小组,现有党员66名。2014年被列为贫困村,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6户102人,2017年贫困村出列。2021年,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近70万元。


规划先行铺就愿景

寺后村耕地少山地多,传统种植业规模小,收益低。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率先在全县开展全域综合摸底调查,并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编制了村庄规划。规划分阶段对产业发展和村庄各项建设进行了周密部署,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建设蓝图。规划强调了耕地保护基本国策,将耕地提质提量作为重要内容。规划以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为契机,坚持引导农户向中心村集聚并有计划撤并闲置、零星居民点,通过各类资源优化整合实现绿水青山的愿景。以规划为纲,做到发展有遵循、建设有依据,确保寺后村的乡村振兴走向了一条正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

人才助力汇聚合力

2021年新一届村“两委”换届后,寺后村配强班子成员,引入两名年轻干部进入村干部队伍,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。上一届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曹六明任党建指导员,切实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,村组织现有村“两委”干部7人,驻村工作队3人。2019年寺后村实施园地复垦项目,新增耕地41.15亩,优先发包给村民耕种,涉及贫困户13户,种植小麦、玉米、中药材等农作物,每亩平均可增加收入500元左右,另外每户奖补后期管护资金1000元。不仅如此,还将新增耕地指标调剂用于市本级建设用地占补平衡,增加集体收入120余万元,用于发展茶叶、黄精等种植项目。

自主造血长短结合

如何发挥长期效益,提高村集体自身的“造血”能力是关键。寺后村从加强基础设施、提高生产效率着手,以形成良性的经营性固定资产为目标,长短结合,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光伏电站、蔬菜冷库、茶叶种植等项目上,自身发展能力逐步提高。以茶产业为主,长短结合,全面发展特色产业。坚持“长短”结合,走可持续发展道路。

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,鼓励党员带头流转土地,依据规划集小田并大田,整合田坎地块,提升耕地的灌溉和种植条件,提高耕地的数量和质量。短期(种植紫茄)迅速增加村集体收入,长期(白茶)必须形成经营性固定资产。通过挖掘乡村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,推动乡村产业规划布局向专而特、规模化方向转变,增加村集体收入,长期项目形成经营性固定资产,稳定收入增长。通过近5年的摸索,已形成以特色蔬菜为主的现代化农业,持续带动村民增产增收。目前寺后村种植的紫茄等特色蔬菜远销沪杭甬,打入一线城市超级市场,仅2021年就实现产值超60万元,其中发放农户工资30多万。

开垦荒地变废为宝

发展壮大产业,选准路子是前提。村“两委”干部和驻村工作队,通过到浙江、上海等外地考察,经过充分调研论证,分析本地资源优势,决定利用这里土壤、气候的自然条件,大力发展茶产业。寺后村充分发挥规划的产业发展战略,积极对村集体荒山开荒造绿,并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白茶产业,积极探索茶苗产业标准化管理,狠抓生态茶园建设,优化茶叶品质和茶园生产管理技术,不断促进茶园提质增效,茶园成为老百姓和村集体增收致富的“绿色银行”。村“两委”不断探索新路径,通过项目资金2017年建成240立方蔬菜冷库,2021年建成村茶叶加工厂,建设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,注册古塘山白茶品牌的茶叶商标,采用“党组织+合作社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自产自销,最终形成“种植+采摘+加工+销售”一条链发展模式,在做活做强村级产业的道路上,为乡村振兴创造出更加鲜活的样板。

满园春色前景大好

历时3年的培育和建设,2022年古塘山白茶首次采摘即喜获丰收。所产白茶以原生小叶受到市场追捧,产值也达到33万元,其中纯收入18万元。今年3月开园采摘茶叶以来,平均每天可出产鲜叶500余斤,每天用工人数都在80人以上,帮助解决当地群众就业,增加收入。2021年白茶产量200余斤销售额约8万元,2022年白茶产量700余斤销售额达30余万元,预计今后三年(管护期)白茶产量将翻番至茶园发展稳定白茶产量达4000多斤,销售额超百万元。产品以原生小叶受到市场追捧,通过销售和宣传乡村振兴,现已于省城建设计总院、市规划院、开盛集团、瀚蓝环境等多单位达成乡村振兴产业帮扶共建理念。

融合发展标准提升

随着古塘山白茶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,茶叶标准化生产对土地、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变得更高。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,寺后村积极探索开展农业“标准地”改革,谋划实施绩溪县古塘山白茶产业示范园提升项目,计划投资256.8万元对原有古塘山低效荒地300亩进行改造提升,通过进一步完善古塘山白茶基地基础设施建设,建设具备产业车间、农产品展示、电商中心等功能的多功能农产品加工车间,开展古塘山白茶基地生态景观提升,聚力打造一个集特色产业(白茶采摘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一体化)、生态农业、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。既进一步调优寺后村农业产业结构,做大做强做优绿色茶产业,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,又加强寺后村山区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,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目标,更为寺后村增添新的旅游景观,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,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。

多元经营百花齐放

随着效益的提高逐步带动村民自发对自家的荒地、旱地进行白茶种植,不断提高村民收入。带动农户增收,生活有了盼头,壮大村集体经济纯收益。村集体经济应融入市场,走股份制发展道路。结合农村产权制度革,寺后村先后成立寺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、寺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绩溪县寺后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,采用多种经营模式,主动对接市场,随着村集体各类产业的发展,其市场的纽带作用将进一步加强,为村集体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起到引领作用,多产业并进,推动强村之路。

来源:央广网宣城(记者 徐鹏 通讯员 周思妍),

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